我國家具藝術歷史悠久,早在三干多年前的商代,已經有了很精美的青銅和石制家具了。隨著人們起居形成的變化,家具也伴隨著人們的生活需要,經歷了由低形向高形發展的過程。到了明清時期,我國家具藝術已發展為高度科學性、藝術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優秀生活用具。不但為國人所珍視,在世界家具體系中也獨樹一幟,享有極高的聲譽。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經濟文化發展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特點和文化傳統。 明清兩代,家具藝術高度發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風格,被冠以“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兩個藝術概念。本文擬就明清家具的不同種類,介紹明清兩代不同的時代風格。 明清時期,家具的種類繁多。如果將其按使用功能分類后,再進行造型分類就清楚得多了。論其功能可分為臥具、坐具、起居用具、屏蔽用具、存貯用具、懸掛及承托用具?;蛑苯臃譃榇菜?、椅凳、桌、案、幾、屏聯、箱柜、臺架等類。
明式家具種類龐雜,分類標準也有不同,或按結構方式分類,或依其使用功能提出六大類別,即杌椅類、幾案類、櫥柜類、床榻類、臺架類和屏座類。本書大致采用后一種分類法,并將之別為坐具、臥具、承具、庋具、屏具、架具和雜項共七大類。 家具屬一種精細木作,其發展有賴于社會整體工藝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和人的審美意趣更加精細化。如果說唐代的時代精神是以恢宏大度和豪放開朗為主流,其審美意趣當更偏重于較為宏觀的方面,工藝水平也還有待更多的經驗積累。 明清則有所不同,比較更側重于微觀,審美趣味轉向精細工巧、繁麗而富縟,在工藝技術方面也在此時才發展到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高度。也許這正是家具藝術此時才進入發展高峰的原因。家具文化品味高,具有濃郁的中國氣派。明式家具深深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其造型和裝飾,并不只注目于美觀,更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及一整套中國傳統倫理觀、道德觀、自然觀和審美觀的體現。這些觀念,影響著家具的方方面面。明式家具特別注重發掘木材本身的紋理美,色澤美,反映出中國人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圈椅上圓下方,體現著古人天圓地方的觀念。坐椅的座屜全是方形或矩形,折射出古人對品德和行為方正的追求。明式家具是濃郁的中國本土文化的積淀,具有極高的文化品味和泱泱大國的氣派。 本文檔共10頁,全部內容共535KB,全部內容請下載:
|